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反馈/客服|登录 |注册 主管: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吉林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
  • 业务咨询电话:
  • 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796855775
文化动态
  • 天蒙山飞歌
  • 发布人:吉林演出网 发布时间:2020-4-24
  • 石头的家,在山里。石头是山的骨骼,缺了它,大山就少了硬实劲儿。

    天蒙山有许多很大的石头,攒聚积叠,各择其势。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这些石头的根就扎在这里,有它们在,山势便奇峻。石质苍硬峭厉,石身横斜偃仰,姿态和气势都好。荒榛所覆的峭崿让顽石一撑,鲁南之野,蔚成雄胜。

    无论是峰巅之上还是溪壑之下,若画家见了这些挺劲健拔的山石,笔墨当然大有落处,用浓淡之墨、粗细之线尽情勾皴。

    云中翠微,得有危石的装点哟!


    山居也离不了石头。遍山皆石的地方,石头的用处大了,是宝。

    林麓之间,有个小村子。村前一道沟,流着浅浅的水。小雪节气,出涧的水半枯了,若在夏秋,定欢快地奔淌,一条银白带子飘动在沟谷里。

    临水处卧着一块平大的白石,长年受水冲荡,棱角早已磨去。初冬时节,水势小了、弱了,河身见瘦,石根浸水,有细流穿过,淙淙响音柔和,光影不定,凹凸明暗的变化在石面上透映出来。

    石上留有三个字,是村子的名字:白石屋。这是一个石头村,院墙都用石块围成。这些石块,大的大,小的小,有的方,有的圆,长短薄厚也不一样,到了山里人手中,却能垒出结实的短墙,盖起周正的房子。房子的外墙没有抹灰勾缝,任堆叠的石块显出天然的纹缕,宛如布满不规则的网格、几何图形,似抽象艺术。真是妙手!此种筑屋之法,当地人称为“干插式”。石屋不高,两坡水草顶,草用的是山上的黄草。

    早先,吴冠中先生寄给我一幅速写,画的是胶东大鱼岛。几笔下去,波形线条飞上纸面,简逸、轻灵,渔家石屋的轮廓顿出。多年后再看这画,仍能嗅到海腥味,远去的涛声也隐隐地近了。

    吴先生还写过一篇《今日大鱼岛》:“一眼看那渔家院子,立即给你方、稳、厚重的感觉。大块石头砌成粗犷的墙……三角形的大山墙在方形院子的整体基调中画出了丰富的几何形变化,它肩负着房盖上外覆的一层厚厚的草顶……那松软的草的质感调和了坚硬的石头,又令房顶略具缓缓的弧线身段。有的人家将废渔网套在草顶上,大概是防风吧,仿佛妇女的发网,却也添出几分俏!”

    齐鲁渔舍,海草苫顶,青石筑墙,跟这里的石头屋同一状貌。这种民居不管依山之陬还是水之湄,一座座分层错列,美得可以入画。

    到了山村前,我先在村口弯成几折的小桥上站了一刻。此时几团灰白相杂的湿云低低地遮来,略阴的天色让山里的景物隐入沉暗中,接着便感到雨滴落下,凉凉地触着发梢。

    白石屋的庄户人家,疏落的村屋,门庭高低相依,中间皆由石板铺成的阶径相连。过去,若有刚出锅的菜肴,惦着送给邻人尝尝,丝丝香气中走不上几步,吱的一响推开半掩的栅门,扯开嗓子亮亮地喊一声:“来喽!”从自家灶间跨入街坊的当院,碗里的热气还未散去。

    时下,村子里已不住人,腾出老房子迎接山外客,还是原味的风俗、沂蒙山乡的家什:粮囤、酒瓮、水缸、蓑衣、笸箩、簸箕、耙子、织机、橱柜、锅台、床铺……铺盖大红大绿,跟墙上的年画一样热闹。我还看到了很多剪纸,心思巧,手更巧:喜花、灯花、窗花、饼花、鞋花、枕花、帽花、荷包花、肚兜花、手帕花……院子的栅栏上挂着数穗黄灿灿的玉米,屋檐下吊着几串红辣尖椒,滚圆的南瓜、紫皮的大蒜,墙根院角随处都是。窗前长着胡桃、紫藤和花楸,花楸的叶子快要落尽,枝上的红豆发亮。树下摆放着几盘石磨,上面有着刀刻般的凹痕。

    空气里有一股老屋子味。农家院,要的就是土里土气。

    苍莽岩嶂,得有村舍的装点哟!


    山歌是响亮的,如《沂蒙山小调》: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歌声从嗓子里冲出来,音色那么亮,调门那么高,衬字衬腔那么悠长,一下子打到耳朵里,不,是打到心里,襟怀也顿觉宽广。

    衬字是不能省去的,它们给艺术的表现助了一把力!这些衬字,更切近民歌所特有的音乐独特性,更能传达饱满深长的情感。一听这歌,就知道沂蒙山到了,只有在这里听它,才够味儿!

    简单的歌词合着曲调重叠下去,这是一种什么调子呢?有人说是临沂花鼓调,有人说是传统的《十二月调》。编曲者李林说:“那支小调不是我在山东搜集的,而是我童年在沈阳老家时,经常听山东逃荒来的人沿街讨饭时唱的一支曲子,影影绰绰记得一点轮廓……”流传中,创作者又几番定谱续词,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若寻这山歌的美的来历,可追溯到汉乐府民歌。汉之乐府、唐之教坊、宋之大晟府,皆为制音度曲之所——观采里巷风谣,探悉百姓情俗,所出歌调乐律,尽求朴野质直。《沂蒙山小调》以旧曲翻新调,饶具歌谣风味,远承乐府遗韵,异代而同风。那民间俗歌的调式、清新流丽的文词,保留着山歌纯粹的状态。听着听着,好似有一朵美丽的云从心底悠悠地浮升起来。

    白石屋村口立了一块黑石碑,碑上刻着《沂蒙山小调》,以及词作者阮若珊、曲作者李林的名字。他们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团员。一分校在陕北延长县建校不久,便东迁到山西太行山。转过年快入冬时,校部3000多人又从太行山南麓的神郊村出发,全凭硬脚板,踏遍冀南、鲁西的盘陀山道,队伍走了40多天,进入沂蒙山的东高庄,完成了第二次东迁。一分校在敌后办学七年,足迹踏遍沂南、蒙阴、临沭、莒南和费县的大山沟壑。《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就是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的这个农家院。

    几间屋子的布置全照着当年的光景。战士们睡的是大通铺,灰色的被枕、衣帽,被子叠出棱线,方正得像一块砖。木桌上摆着书箧、妆镜、煤油灯和针线笸箩。屋子里,空气安静,我却听见了活泼泼的笑声,满是战斗岁月里青春、昂扬的气息。

    院子里有个穿花衣衫的女人在唱《沂蒙山小调》,嗓子很亮,声音响到了云里去,叫人不由得屏气静听。

    出了天蒙山,歌声一点点远去,从耳边断了,却在心头回旋。

    绵延峰峦,得有音符的装点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