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假期回来特意去看了场吉剧,觉得吉剧并不是那种听不懂的节奏,而寻找被拐儿童的题材也很感人。”日前,在桃李梅大剧场,在苏州读大学的大二学生孙骁利用放寒假回家的机会,看了现代题材吉剧剧目《宝贝回家》,“寝室的同学经常会介绍自己的家乡,这次我又多了一项谈资。”
近年来,我省曲艺市场一直在囤兵攒粮:创作现代题材剧目吸引年轻观众、举办讲座培训、从娃娃抓起,让曲艺真正走到百姓生活中。“从今年两节期间曲艺演出看,曲艺市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省戏曲剧院党委书记罗成金说,两节期间共上演20余场评剧、吉剧、京剧等大小剧目,据统计,上座率超过9成,“这都是曲艺界多年培育观众、培育市场积累而来的成果。”
常态演出培育中坚力量
自大众剧场修复以来演出便未间断过,每周五、六、日都会推出《笑的晚会》曲艺主题晚会、京剧剧目《三打祝家庄》《逍遥津》等大型演出,平时还会辅以折子戏等小型演出,“要想让曲艺热起来,首先得有演出,这也是我们坚持常态演出的原因。”大众剧场经理建光明说,目前剧场采取低价惠民的形式,票价20元起,此外,还会不定期举办免票活动。
常态演出加低价票吸引了一大批戏迷,也为曲艺艺术的普及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
培训讲座开启艺术之门
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每周一、周四都会迎来一群活泼的小朋友,吉林省少儿京剧公益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了曲艺大门。公益课堂负责人吴迪说,公益课堂的成立不仅吸引了许多孩子,还带动了他们的家长,甚至有许多大学生、留学生也来咨询如何学习京剧,为此,除了少儿京剧培训外,周未,京剧团也会不定期推出针对成人的培训,讲解京剧表演的基础知识。
在吉林大学就读的陈子寒对京剧武戏特别感兴趣:“虽然我现在学武戏已经基本不可能了,但还是希望能学个一招半式满足自己的愿望。”参加培训讲座活动快一年了,陈子寒不但掌握了圆步、云手等基本动作,而且还加入了“舞刀弄枪”的队伍,距离他的武戏梦越来越近了。
现代题材满足年轻观众
“观众老化是曲艺市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多种娱乐选择中,如何让年轻人走进曲艺市场,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罗成金说,他们的经验是从剧目抓起。
只去年一年,省戏曲剧院吉剧团便推出了《宝贝回家》《尊严》两台现代题材剧目,“年轻观众更喜欢现代题材剧目,因此,我们便找到许多身边的事,以吉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用故事吸引年轻人。”罗成金说,《宝贝回家》便是讲述通化市一对夫妻办网站帮忙寻找被拐儿童的故事,感人的情节、现代的语言表达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好评。
近一个月时间,20余场曲艺演出上座率超过9成,这就像一个信号,标示着曲艺繁荣正走上康庄大道。(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