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一曲《梨花颂》,唱尽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千古绝恋,也让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留在了梅派艺术创新之作的名录中,留在了京剧的发展史上,更留在了观众的心里。
12月3日、4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生前倾注无数心血的交响京剧《大唐贵妃》重现北京舞台,由北京京剧院与梅兰芳艺术基金会共同出品,北京京剧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袂演出,郭小男执导,翁思再编剧,杨乃林等作曲,梅派传人胡文阁、张馨月携手老生演员朱强、杜喆主演。
《大唐贵妃》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家国动荡之际,缠绵凄婉的爱情故事。赐浴华清池、因妒出宫门、盟誓长生殿、自缢马嵬坡,《大唐贵妃》脱胎自梅派经典《太真外传》《贵妃醉酒》而又有创新,是梅派艺术在新的时代向前发展的代表作。
此次重排,主创团队努力使这部戏做到“以少胜多”,即抛弃不必要的修饰,将戏的核心回归到京剧本体上。
知名舞美设计师高广健担任《大唐贵妃》的舞美和灯光设计。舞美方面,强调阴阳相生、刚柔相济的舞台呈现,整体风格浓烈而不失雅致。这次重排放弃了十几年前的大型舞美装置,如转台、大硬景片等,改用纱幕、扇幕、绳幕等带有象征意味的软景,强化杨玉环的天姿国色、温柔细腻等柔美的女性特质。在男性特质的凸显上,则使用铁壁、廊柱象征皇权的威严感。灯光方面,放弃了以往的铺排和渲染而力求简约,在准确表达情感的同时,兼顾与表演节奏的呼应,并创造性地融入多媒体技术,不仅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而且是台词语汇的延展,并通过多媒体投放构建时空关系。
知名设计师蓝玲担任服装、造型设计,总体上秉承了梅葆玖“旧中有新,心中有根”的理念,继承《太真外传》等传统作品的服饰风格,融合了盛唐服饰、发饰等元素,并进行了成功改良。同时,注重主演与配演、群演歌舞演员的服装的协调与配合,达到了戏曲语境的统一、升华。
在音乐方面,此次重排在首演基础上重新编曲、改良配器,使交响乐有机会参与表演,创造了交响音乐与京剧共同表演的新境界。同时根据剧情,对演员的润腔、节奏把控等进行了新的调整。
《大唐贵妃》演出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梅派艺术的魅力和京剧与其他艺术门类对话、互鉴的可能性。郭小男认为,《大唐贵妃》是两代梅派人的艺术传递与递进,促成了梅派艺术的现代格局,《大唐贵妃》所表达的,是京剧艺术的未来。(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