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反馈/客服|登录 |注册 主管: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吉林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
  • 业务咨询电话:
  • 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796855775
文化动态
  • 现代戏《丁香》
  • 发布人:吉林演出网 发布时间:2016-6-28
  • 转自6月28日《中国文化报》
            6月14日,中国评剧大剧院,江苏省南京市越剧团以突破传统的大型越剧《丁香》,为首都观众展示了一段烽火年代革命烈士的浪漫传奇,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献礼。诗化的舞台呈现、凄美的故事情节、新颖的唱腔设计让现场观众感叹:“原来红色题材越剧可以这么好看!”
            故事原型:
            绵延60年的真实爱情故事
            南京雨花台有一段凄美的故事。1932年12月3日,地下党员、年仅22岁的白丁香在这里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决。牺牲时,白丁香与丈夫乐于泓刚刚结婚5个月,她还怀着3个月的身孕。丁香牺牲后的第二天,乐于泓不顾暴露的危险,赶到雨花台,用二胡拉了一夜的《随想曲》。自此,乐于泓独身18年,直到1950年与酷似丁香的19岁姑娘时钟曼相识。乐于泓与时钟曼的大女儿取名乐丁香,他们的家中一直摆放着一盆五彩的雨花石和一枝丁香花,只要有机会,夫妇二人就会到雨花台来悼念。
            在丁香牺牲50周年的纪念日,乐于泓在亲人的陪同下来到南京雨花台,在丁香就义的地方(现雨花台烈士陵园北门、烈士群雕西侧)亲手种下一棵丁香树。1992年,乐于泓病逝后,他的骨灰就埋在这棵丁香树下。
            浪漫升华:
            红色题材如丁香般芬芳悦目
    南京市越剧团的创作者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并下定决心将它搬上舞台。他们为《丁香》请来了强大的创作团队:编剧罗周、导演翁国生、作曲吴小平、唱腔设计刘建宽、舞美设计盛晓鹰都是业界名家,剧中的3位主要演员章琪、汤达和徐标新是优秀的青年戏曲演员。
            看惯了越剧传统题材里的才子佳人,这样的红色题材现代戏会吸引观众吗?最终,经过多次创作研讨,罗周创作的剧本选择将主人公丁香生命中最后一天放大,让观众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看到了一个清纯美好的年轻生命在坚守和执著中流逝。
            “丁香当然也有对爱情和未出世的孩子的眷恋,但对信仰的坚守让她愿意放弃宝贵的生命。她选择赴死是怀着欣慰的,怀着对美好的向往、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所以,我们不把她的死处理得狰狞、充满痛感,而是做了浪漫化的升华。” 罗周说。
            主演章琪告诉记者,最初开始排练时,习惯了越剧程式化的表演,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后来看各种资料揣摩,从话剧与越剧跨界尝试的舞台剧《寻找张爱玲》中找到了创作灵感。如今100多场锤炼下来,感觉越演越顺。
    章琪特别有感触的是第三场审讯和第四场母女相会、跟养母分别的戏份儿。“在演第三场审讯时,音乐响起,红色灯光一打,当时情        绪就上来了,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觉得自己就是丁香,就是革命烈士。”“85后”的章琪靓丽婉约,已经有了10年职业演出生涯,2011年有了宝宝,为人母后,对丁香的理解和感受更深一层,与剧中人物真正融为一体。
            新鲜尝试:
            锡剧男小生跨界加盟
            上海越剧院著名男小生徐标新在剧中饰演阿乐一角,他的加盟为该剧增色不少。而“80后”锡剧小生汤达在剧中首次跨剧团、跨剧种饰演反派吴卫国,表现特别出彩。“我喜欢刺激和挑战,锡剧、越剧都是吴语体系,所以我并不担心越剧的唱腔、念白所带来的障碍。”汤达说,丁香和吴卫国是全剧矛盾冲突的焦点,吴卫国敬佩丁香,可惜对立的信仰让他们水火不容,最后的唇枪舌剑,十分出彩。
            剧中,吴卫国与丁香的男女对唱成为越剧的新鲜尝试。通常越剧都采用板腔体,但在现代戏《丁香》中,更多运用散体,凸显诗性、浪漫、唯美。该剧不仅有二胡、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还融合了西方交响乐,用写意和诗化的音乐、舞蹈配合舞美、灯光,如音乐剧般把丁香的故事娓娓道来,颠覆了观众对传统越剧的认识,让不少年轻观众沉醉其中,被丁香的爱以及她和无数革命烈士的高洁品质感动落泪。(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