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1月15日《长春日报》
13日下午2点,净月开发区绿色家园活动室内聚集了十余名居民,有的抱着琵琶,有的搬着扬琴,这支去年刚刚组建的社区艺术团民乐队正准备排练,他们打算在春节前,随着社区艺术团一起去敬老院慰问演出。
几年来,随着队伍不断壮大、演出质量不断提升,社区艺术团正逐渐走出社区活动室,不断扩展他们的文化活动空间。
拓视野:踏上专业大舞台
“在专业的大舞台上跳舞,是什么感觉?”“灯光很耀眼,也有点热。”走下舞台的张功,是绿园区文化馆舞蹈团的一员,眼神有些迷离的她似乎还未从兴奋中清醒,“台下黑漆漆一片,但是掌声很热烈,那一刻觉得自己马上要飘起来了。”
这支队伍在去年的东三省舞蹈大赛中拿到金奖,这份荣誉也让队员们意识到,作为民间自发组织的艺术团体,他们正向专业化、规范化迈进。
“在那个舞台上觉得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演员,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观众沟通,能给大家带去美的享受。”张功说,每每回想起那次比赛,大家还能找到那份兴奋与自豪。
放眼望去,现在的社区艺术团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长春草根春晚、东北三省舞蹈大赛、三省联动主题晚会、CCTV舞蹈世界……专业的赛事平台,中央、地方电视台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正以愈加纯熟的姿态迈向文化金字塔的顶端。
增本领:组团“回炉”做学生
“我们家现在又出第二个大学生了,是学艺术类的。”于忠恩笑着拿起老伴的书包,翻出了曲谱,曲谱下面密密麻麻的小字是老伴的课堂笔记,记着音阶音调等专业术语。
于忠恩和老伴都是绿色家园艺术团的队员,老伴参加了艺术团新组建的民乐队,民乐队的要求相对较高,于是,队员们便组团到老年大学报名学习乐理知识、视唱练耳等课程,每周一、三上午上课,每天下午在社区学乐器、练曲子,这群“大学生”勤奋着呢。 他们已经准备了两支曲子,打算春节前夕随艺术团一起去敬老院慰问演出。
“原来我们参加艺术团就是为了锻炼身体,交个朋友,没想到搞文艺也上瘾,现在欲罢不能,反而越走越高端,还得回学校‘回炉’。”于忠恩坦言,现在唱歌、跳舞、演出已经成为大家幸福快乐的源泉。
做公益:爱心舞台放光彩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社区艺术团现已告别了自娱自乐的阶段,他们更希望用自己的余热去温暖社会。
前几年,长春市的文化志愿者大军还都是专业院、团、馆的工作人员,而社区艺术团正是志愿服务的对象,几年后,社区艺术团主动加入,成为文化志愿者队伍中的又一支强军,在公益事业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小细胞”正在衍生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