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反馈/客服|登录 |注册 主管: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吉林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
  • 业务咨询电话:
  • 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796855775
文化动态
  • “小将”试身手 《鹤魂》初亮相
  • 发布人:吉林演出网 发布时间:2015-12-25
  • 转自12月25日《中国文化报》

       2015年,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根据部党组的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求真务实、奋发有为,艺术生产出现了新风貌、取得了新成效。在今年的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上,29部新创及复排作品先后与首都观众见面,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集中展示了舞台艺术生产“国家队”的艺术水准和艺术追求。为了更好地体现艺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宗旨,反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果,本届演出季首次组织开展了“同一个舞台、同一个梦想”——国家艺术院团联手基层艺术人才同台演出活动,突出表现国家艺术院团帮扶和引导基层艺术人才成长、开展双向学习的优秀成果和良好精神面貌,让基层艺术人才共享国家艺术院团的舞台。演出季取消了评奖,加强了艺术评论。文化部艺术司组织了特约评论员队伍,开展了快评、微评、观后谈等评论工作,先后在国家话剧院、国家京剧院、东方演艺集团等院团召开了评论座谈会,使评论员与主创人员面对面交流了意见和建议。近期,文化部艺术司将在本报陆续推出演出季参演作品综述和重点作品评论文章。其中第一部分已于12月22日见报,今日推出第二部分。

        《鹤魂》是中央芭蕾舞团最新推出的一部芭蕾舞剧。作为国家级芭蕾舞团,中芭一直以来都能够积极开拓,勇于创作,这种始终进取不懈的向上精神是值得鼓励的。

        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中芭为社会最新奉献了一部芭蕾舞剧——《鹤魂》。作为一部新问世的舞剧作品,毫无疑问,《鹤魂》有着积极向上的时代气息,将艺术表现触角植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之中,仅从选材本身,就不难让人悟到中芭的艺术发展理念。同时,从选材的角度来考量,“鹤”这种形象为芭蕾舞艺术提供了极好的表现可能,它高贵典雅的气质和情状,正是芭蕾舞艺术表现的最佳对象。因此,这部作品首先在选材上占得了先风。

        在该剧的创作上,我们看到了中芭所具有的勇气和胸怀,给予年轻人以极大的信任和施展才华的空间。本剧在编导、作曲、舞美、服装等各个设计环节上,大胆起用年轻人,让这些后起之秀有机会用自己火热的艺术激情和梦想燃亮芭蕾舞台。回顾近年来中芭的发展历程,这种持续支持年轻人发展的主张和策略,给人留有深刻印象,也让人捕捉到中芭在自我发展战略上的眼光与具体举措。多年来,中国芭蕾舞艺术取得长足的进展,在融入世界芭坛的进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但同时,芭蕾舞创作人才的短缺,又极大地妨碍了这一进程的速度。因此,如何培植自己的创作队伍成为中芭一直以来的苦心和动力。也正是在以往不断“插柳”的布局下,一批芭蕾创作新苗正在破土而出。对于未来中国芭蕾舞事业而言,中芭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广泛的理解和认同。于是,我们在中芭新出品的舞剧《鹤魂》中,便再次感受到了这份苦心。

        在《鹤魂》的打造上,中芭可谓不遗余力,发挥自己优势兵力的特长,以集团军集中作战的方式和姿态,历经数月的磨砺,将《鹤魂》呈现在了舞台之上,让观众再次感受到中芭所特有的艺术活力。

        当然,作为一部由年轻人打造的新作品,该剧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在舞剧故事上,该剧尚缺乏合理有效、引人入胜的戏剧张力,剧中人物的关系构织尚缺乏戏剧性,因此,审美结果便被打了折扣,作品几乎无法沁入观者的心田,所以,当舞台上的情节发展到女主角为了救鹤而牺牲自己生命的高潮时,其应有的感人效果并没有能感动观者。同时,在主题的推升和突出上,尚没有将“鹤”与“魂”这两个意象揭示出来,因而错失这两个意象所可能为本剧带来的在内涵及形式上的高度。从以上的角度入手可以看出,一个剧本对于一部舞剧在创作上的重要程度,该剧还需要在编剧方面进一步加强,这似乎也是国内舞剧创作存在的通病。其次,“鹤”的艺术形象设计原本应该成为本剧的最大亮点(这一点,上海的《朱鹮》做得要好一些,虽然《朱鹮》也有剧本上的欠缺),但从目前的编舞设计来看,这一亮点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彰显,主题动作的设计尚不够鲜明、独特、有效,因而所获得的审美高度就很有限。按说,“鹤”这种美丽的飞禽为芭蕾艺术所带来的唯一性原本是可以大书而特书的,因为那种无法言传的美丽本来就是舞蹈表现的长处。但目前的动作设计和表现,完全不能让观者得到视觉上和想象上的满足,所以让人大感不尽兴。再次,音乐作曲有些食洋不化,对于主题的突出和人物及其性格的塑造和彰显皆有不足。最后,服装设计也缺乏光彩,完全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这对于对该剧的问世翘首以待的观者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然,一部由年轻人打造的年轻剧目能够成功地立在舞台上,这本身对于创作参与者们而言,就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胜利了,这部戏对于他们的成长和舞团的经营而言,都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多年来,中芭始终致力于“中国芭蕾舞”的积极探索,并积累了很好的经验,让中国芭蕾艺术开始显现于世界芭坛。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可能是短期行为,中芭尚须建立起“长期抗战”的发展观。为了早日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中芭是否可以考虑两条腿走路:既培养年轻人,又整合国内优秀编创力量,从而让中国芭蕾舞艺术尽早地接近于自己的终极理想。“十年磨一戏”,相信在舞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主创们不断地呵护下,《鹤魂》一定能够更好地走入观众的视野和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