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反馈/客服|登录 |注册 主管: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吉林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
  • 业务咨询电话:
  • 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796855775
文化动态
  • 合唱幸福歌 ——我省金秋合唱艺术周侧记
  • 发布人:吉林演出网 发布时间:2015-12-4
  • 转自12月4日《吉林日报》

          简单的舞台背景,并不炫目的灯光,可当歌喉打开,热情与欢乐就像爆炸的彩蛋,让人无不动容、动情、动心。

          这就是长春市群众艺术馆,2015吉林省金秋合唱艺术周的舞台。日前,今年的合唱艺术周圆满落幕,一周的时间里,两场合唱音乐会,三天专业指挥培训,一次观摩演出,让四百余名合唱爱好者受益匪浅,也使长春市合唱事业专业化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

          舞台让我们更放松

          与在后台时人人紧张严肃的状态相比,登上舞台的各个团队在开口歌唱时,却充分展现出自信从容、放松舒适的表情。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爱心天使合唱团就是这样一支队伍。

          舞台上的白衣天使们用轻快欢乐的优美声音演绎了《鳟鱼》《茉莉花》两首歌曲,走下舞台的他们却恢复了医者天生的严谨而不苟言笑。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支成立于2006年的合唱队里,所有队员皆是医院在职职工,其中更不乏一线专家。“大家平日里从事的都是高强度且专业性极强的关乎人命的医疗工作,神经始终是绷着的。可是到了每周排练的时间,当大家都脱下白大褂,坐在活动室里尽情歌唱时,那份放松感却能够让我们彻底得到休息。”吉大一院工会副书记杨桂英向记者介绍说。

          给爷爷奶奶来点不一样的

          一首无伴奏俄语合唱《在森林的那一边》让台下的观众们“耳前一亮”。

          这是由长春市老干部合唱团带来的节目。而站在50位爷爷奶奶歌者前面的小年轻指挥也吸引了正站在后台观看他们演出的记者的注意力。与其他指挥不同的是,除了声情并茂地打节奏,她总是时不时地腾出一只手指指自己的喉咙,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这位名叫张潇的东北师大音乐学院指挥艺术系在读研究生。原来她是长春市老干部合唱团请来的“外援”,“老一辈人唱歌特别喜欢尖着嗓子,而且颤音很严重,所以上台后我时不时提醒他们一下。”张潇介绍说,无伴奏合唱在合唱中需要很高的技巧,同时又用俄文演唱,这对于平均年龄已过花甲的老人们来说可谓难上加难。“为什么要给自己和合唱团选难度这么大的表演项目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张潇露出了不服输的自信笑容:“我就是要给大家来点不一样的!以后还要继续教他们更多新歌,外国的、古典的、流行的,都要尝试一下,这不正是乐趣所在嘛!”

          我们终于有家了

          在本次合唱艺术周启幕当天也举办了吉林省合唱协会(长春市)合唱基地的挂牌仪式,这标志着,漂泊多年的合唱协会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孕育更多合唱团队的孵化基地。

          “协会2008年成立,虽然期间多次组织了大型演出活动,像合唱节、合唱音乐会等,但是,每次演出排练,我们都要为场地的问题烦恼……”比起“四处漂泊”的过去,现在长春市群众艺术馆提供的舞台让尹爱青充满了欣慰和对未来的期许。

          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刘平介绍说,在近几年的艺术普及中,合唱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几乎所有社区都成立了合唱团,目前,大家最需要的是提高团队的专业水准,提升演出质量,合唱基地以后将会承担起这些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