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诗人谈创作时说:“要么有点劲儿,要么有点味儿。”我看舞剧《泥人的事》三遍,发现该剧两点兼有——愈看愈有劲儿,愈看愈有味儿。
这是一部用蒙太奇方式演绎的舞剧。兵荒马乱的天津推出了一辆独轮车、“泥人坊”的屋檐下冒出了个小五、丁府西式廊屋抬进来一顶花轿等八个场次,舞台上的景象不停流动,呼应着剧情的变化和人物性格的发展。
用舞蹈去说戏是困难的,但舞蹈是表达情感的行家里手。《泥人的事》的总编导邓林正是抓准了“舞”与“戏”——心理场与物理场,图与景,主要角色的单、双、三人舞与群舞的交融点。例如,兵荒马乱的群舞托出了男女主角的独轮车、西式廊房里抬进一顶花轿的不协调感正衬托出秀儿与丁老板矛盾焦灼的心态。再如让人眼花缭乱的杂技绝活并未淹没急切寻亲的眼神,而这一场的擦肩而过正是下一场“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有力铺垫,场场连接、环环紧扣。
舞剧以主角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突出主角的群舞为主要艺术手段。《泥人的事》中主角小五和秀儿的双人舞有四段,段数多、篇幅大正是刻画人物、抒情表意的需要,可贵的是四段双人舞给人以甜、奇、腾、美的不同感受:甜是在兵荒马乱中小两口舞出的亲密爱意;奇体现在小五创作泥人时丰富的想象力;腾是当丁老板炫耀得子之喜时,小五和秀儿会面,两人不顾一切地拥抱在一起,似双鸟比翼腾飞;最后一段双人舞则舞出人生如虹、爱情似霞的美。爱情是动力,爱情的烈火焚烧虚伪肮脏的高楼大厦,这就是我在《泥人的事》中看到的天津的劲儿和天津的味儿,我们应该感谢天津歌舞剧院带来的这份劲儿和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