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反馈/客服|登录 |注册 主管: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吉林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
  • 业务咨询电话:
  • 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796855775
文化动态
  • 我们为它献上神圣的泪水 ——观芭蕾舞剧《八女投江》
  • 发布人:吉林演出网 发布时间:2015-10-13
  • 转自10月13日《中国文化报》

       辽宁芭蕾舞团的确不凡,在成功搬演了俄罗斯芭蕾舞剧《斯巴达克》之后,已经跻身世界一流芭蕾舞团的行列,因为世界上能够成功演出此剧的芭蕾舞团,在俄罗斯本土也只有两家。辽芭的演出证明了它学习成绩的优秀和演员基本功的扎实。然而,辽芭并不满足于此,它目光远大、目标明确:一定要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位居世界前列的芭蕾舞团。因此,辽芭必须捧出让世界同行认可的原创作品,要有忠于历史又张扬时代精神、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又令人惊艳的演出。

        辽芭多年的心愿已经初步达成,这次来京演出的《八女投江》就是它踏上更高台阶的明证——杰出的舞蹈编排和呈现,优秀的音乐、舞美、灯光以及服装等形成完美的统一体。让观众被演出征服,与剧情共前行,和剧中人物同悲喜,同时又要呈现出独特的诗意和美感,实在是难上加难。然而,辽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奉献出《八女投江》这样优秀的舞剧,做到了上述几点,值得赞美。同样值得赞美的还有辽芭迎难而上的胆魄和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

        这部舞剧的难点在于:第一,八女投江是国人无人不知的故事,怎样深深地打动观众,又让观众有节制地把控情绪,进入艺术欣赏境界?第二,芭蕾是舶来品,艺术语言和呈现手段的中国化还在探索、发展的阶段。大约60年前,一位著名的爱国人士在莫斯科观赏芭蕾大师乌兰诺娃表演的《天鹅湖》,感慨地赞叹她“足尖着地,旋转如飞,而面上毫无痛苦之色”。老先生在国外多年,仍不大明白芭蕾,今日中国,芭蕾大约也还是小众的高雅艺术,怎样洋为中用?八女投江这样的题材,若没有令人深思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美学观及表现手段,那就会流于平凡,而艺术的平凡对赤诚的艺术家来说犹如自杀。第三,大量抗日题材作品、不同艺术样式近期井喷一样地出现,而且还有抗战神剧招摇过市,芭蕾这西方古典艺术要在同类题材中出类拔萃,又令尽可能多的观众称赞,这难题着实不小。辽芭采取了审慎而又积极进取的方针,两年的挥汗如雨、日夜思考与反复锤炼的辛劳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我赞赏剧作者王勇、陈惠芬、阮晓星(执笔)赋予作品蕴藉的诗意和深切的情思。编剧特别擅长在平淡甚至清苦的生活中找到韵味悠长的诗情,而且很会节制和掌控诗情的跌宕起伏、悲喜交加。八位女战士的亲情、爱恋、友谊、成长,故乡的大地、森林、高山、江水以及平凡的生活、亲爱的爹娘……这一切,都艺术地、真实地呈现出来。这悠悠诗情做足了爱国、爱家、爱人生的大铺垫,舞剧结尾八女庄严地从舞台的乐池平台上渐渐下沉,宛如她们毅然地步入祖国的江河,宁死不屈,让观众潸然泪下,起立致敬。

        不是所有的泪水都值得肯定和尊重,只有因对大勇大爱和伟大牺牲的认同与尊崇而热泪长流,才是圣洁又崇高的。

        为这慷慨牺牲咏叹的是圣歌一般恢弘又优美的旋律,这是作曲家刘彤的心血。我听过他为歌剧《孔子》谱写的音乐,我无力判断《孔子》与《八女投江》的音乐的高下,但我以为《八女投江》的音乐更加细腻地描写了这些女战士的高贵与亲切,最后的赞歌似乎将战士从深深水底冉冉上升到云端,又融进每一位观众的心底。该剧舞美的设计者张继文是我的老朋友,得过多次大奖,这一次他的舞美设计让我叹为观止。那些粗壮的树干不仅营造出东北大森林的壮美,象征着人民和抗日游击队坚不可摧的意志,而且很好地为演出场景的转换和演员上下场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艺术可能,加以灯光师的巧妙处理,莽莽森林的形象催生了演员和观众无尽的情思。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史上空前的、全民族团结一心抵抗侵略者的战争,关乎中华民族的命运。日本侵略者历来胡说:他们不是侵略,而是为了建设“东亚共荣圈”,甚至说是要把亚洲“从西方殖民者手中解救出来”。他们在战后还创作、演出过不少美化侵略的剧目,甚至捏造日占区的百姓如何“欢迎”日寇的“拯救”。事实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时的百姓绝大多数是团结抗日的,有许多富人毁家纾难。我们应当对民族危机时刻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几乎所有的抗战歌曲都是矛头一致对外的,无论如何,汉奸叛国者是极少的。《游击队歌》称颂着人民守卫国土的决心,《松花江上》歌唱了东北的壮丽山河和父老乡亲。今日的一些作品以少数汉奸、卖国贼的拙劣演技惑人眼目,这与当时的真实情况相距甚远。而《八女投江》则讴歌了人民,描写了祖国平凡而诗意的生活:清贫而快活。家乡邻里辛勤的劳作,朴实真诚的爱情、友谊,这一切都如诗如歌。编剧深谙中国古典文学内在的精髓:诗意地生活又诗意地表现生活。《八女投江》表现出我们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也因此更加强烈地反衬出侵略者的残暴和有悖天理人伦的恶行。中华民族历来秉持弱德之美:我们从不想侵略别人,但所有侵略者都不能把我们战胜。

        《八女投江》的艺术总监是辽芭的团长曲滋娇。她是优秀的舞蹈家和教育家,为芭蕾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记得我去采访辽芭附属芭蕾舞蹈学校时,惊讶地发现那些男女学员不仅基本功扎实,而且品格优秀,一个个彬彬有礼,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崇高。我曾感慨地说,应当把辽芭舞校的教育经验推广,让孩子们自小练习芭蕾,以培养内心对崇高的追求。这不是培养王子、贵族小姐气质,而是培养现代中国敢于承担时代重任的自信,培养有远大目标,守规矩、知礼节的泱泱大国的一代青年。正因有这种胸襟,辽芭才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艺术家,为许多地方输送了人才,创作出《八女投江》这样的作品。

        如果说《斯巴达克》检验了辽芭男演员群体的水准,那么《八女投江》则检验了辽芭女演员群体的水准。我相信观众的评价:演出那天,观众长时间地起立鼓掌,许多人在擦拭眼泪,这在今日并非常态。这眼泪是献给伟大崇高的中华女儿的,也是献给所有为此剧辛勤劳作的艺术家的。这是真诚的眼泪,这是神圣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