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8月15日至9月10日,长春市各大剧院、剧场举行了抗战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季活动,参演剧目多达7个,演出共计19场次。
7个剧目演19场 观众2万多人
这次演出活动内容十分丰富,7个演出的剧目分别是长春演艺集团话剧院演出的儿童话剧《密林中的孩子》、敦化市群众文化馆的大型舞台剧《陈翰章》、吉林省弘艺人话剧团演出的话剧《寒春》、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演出的大型吉剧《关东草》、吉林省东北风文化传播公司演出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专场文艺演出、长影乐团的《黄河颂———反法西斯经典电影主题交响音乐会》,以及吉林艺术学院出演的话剧《天诫》。共演19场,演出场地分别在长春人民艺术剧场、桃李梅大剧院、东方大剧院、长影音乐厅、东北风大剧场。
演出为公益性,社区群众、环卫工人、劳动模范、学生教师等社会各界观众观看了演出,累计达到2万多人次。
精心组织 倾情出演
这些剧目,有的已经演了几十场。但是在这样一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时期,演出单位仍然像首演那样精心组织,演员倾情出演。
儿童话剧《密林中的孩子》于1994年首演,曾获得全国儿童剧展演二等奖。为了这次演出,长春演艺集团精心筛选后又排了一台,剧目重新进行了调整。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专场文艺演出是为这次纪念活动专门编排的剧目,需要演员100多名,东北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演员不仅全员出演,连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也都派上了用场。因为演员多是80后、90后,对抗战的历史有些模糊。公司便组织演员学习这段历史,翻阅文字资料,观看影视视频,还专门去伪满皇宫博物院进行参观。
历史话剧《天诫》的编剧赵明环、郭中束表示,演员们的努力付出,是希望大家铭记历史,愿天下永远不再有战争。
演出给我们上了一课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演出剧目血泪交融,反映了当时抗日战争的残酷,也展示出了中国百姓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8月21日到23日,大型吉剧《关东草》在桃李梅大剧院连续演出三天,场场爆满。21日晚,从剧院里出来的观众袁先生表情凝重,“一直就喜欢看抗日的剧目,每次观看都陷入剧情中很长时间拔不出来。”据袁先生讲,爷爷就是参加抗日在战场上牺牲的,“从小奶奶就总给我们讲爷爷打鬼子的事,从小就恨透了侵略者。这系列的演出真的很好,我差不多每个剧目都看了,而且有一次还是全家人一起看的。”
8月29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专场文艺演出在东北风大剧场正式演出。现场配以悲怆的音效,大屏幕上播放着抗日战争的视频资料,不少观众湿了眼眶。“现在的生活好了,人们往往会好了伤疤忘了疼。但是铭记历史,才能懂得珍惜。这些抗战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再一次给我们上了一课!”观众孙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