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访延吉市丹山社区时,社区的工作人员们一直在忙着筹备即将开展的“邻居节”活动。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丹山社区开展“邻居节”的目的就是为了增进社区内各族群众的相互了解、和谐共处。“我们社区有5000多居民,其中将近70%是朝鲜族,其余的还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丹山社区党委书记段桂顺说:“我们希望通过‘邻居节’各项有趣的活动,让同住在一个社区的邻居们互动起来,快乐大家一起来分享,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助,让我们真正能够成为一家人。”
今年已经是丹山社区连续第九年举办“邻居节”活动了。段桂顺说:“这个活动不是短期的,每一届的邻居节都要持续大半年的时间。”百家宴、邻里谈心会、才艺展示会、趣味运动会……在“邻居节”期间,这些群众性的活动会相继展开,吸引居民们共同参与。
汉族和朝鲜族的风俗有些不同,同样过端午节,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年糕,汉族的传统食品则是粽子。在丹山社区中,一到端午节就会出现汉族与朝鲜族相互串门的情况,汉族送粽子给朝鲜族家,朝鲜族则将自家打的年糕作为回礼。在这种礼尚往来中,邻里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起来。
与丹山社区的情况类似,通化市江南社区也是一个多民族群众共同居住的社区。在这个已经处处建起新房的社区中,居住着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藏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群众。
“我们社区经常开展少数民族座谈会、文艺汇演、各类文体比赛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居民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大家能够在这种联系中增进友谊。”江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丁丹丹说。
在江南社区的办公楼中,有一个房间是非常特别的,这就是江南社区的民俗文化室。这个房间虽然面积不大,却陈列着展现各民族特点的小物件:有蒙古族的马头琴、回族的礼拜帽、满族的小元宝等。丁丹丹告诉记者:“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到民俗文化室内参观,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了解各民族的风俗和历史。还有的居民知道我们办民俗文化室,主动给我们捐了很多老物件,像现在屋里摆着的座钟、药捻子、老唱片机,都是居民无偿捐献的。”
江南社区有很多退休老人,李浩英退休后自愿成为了社区里的文艺宣传志愿者,经常带着社区里的退休老人们练习合唱和集体舞蹈。“因为我是朝鲜族,所以平时教大家的歌曲舞蹈,大多都是朝鲜族的。起初还担心大家不喜欢,后来才发现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对于好的文艺作品,大家都是一致欣赏的。”李浩英说:“现在,我们平时一起练习,还经常出去参加演出和比赛,这样退休时光过起来真的很快乐,能住在这样和谐的社区中真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