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反馈/客服|登录 |注册 主管: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吉林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
  • 业务咨询电话:
  • 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796855775
文化动态
  • 多族裔共享文化精品
  • 发布人:吉林演出网 发布时间:2015-3-9
  • 转自3月9日《中国文化报》

        陕西小梅花秦腔艺术团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参加“欢乐春节”活动。韩立昕 摄

        在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都属移民国家,多种族和多元化是其重要特点。2015“欢乐春节”所带去的一系列文化精品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深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加,让这片文化沃土上的各族裔民众得以共享中国节庆的喜乐祥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西合璧火爆春节档

        2月11日,由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主办的“中国日”室内音乐会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音乐会为2015年澳大利亚“欢乐春节”庆祝活动揭开序幕,一道道或充满浓郁“中国风”或中西合璧的艺术大餐火爆节日档期。

        堪培拉的“中国日”室内音乐会上,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章红艳、中国爱乐乐团弦乐四重奏与著名澳籍华裔女高音演唱家俞淑琴以及当地享有盛名的格里芬乐团联袂演绎了多首中国经典曲目,令当地民众为之折服。2月14日,章红艳及爱乐四重奏又在新西兰国家博物馆举办“欢乐春节”中国新年专场音乐会,中国音乐的多元之美,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

        值得一提的还有2月28日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推出的《十里红妆——女儿梦》。这一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宁波演艺集团主办,新西兰亚太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承办的大型原创舞剧,讲述了江南古镇两个殷实人家一对年轻男女的爱情故事。该剧运用中国民族舞蹈语汇,利用绍兴的“女儿红”酒、宁波的“子孙桶”等传统民俗文化,别具一格地将一个江南女子隆重的婚礼仪式搬上舞台,展现了中华民俗文化的博大、深邃和精美。该剧既有琵琶、二胡、京胡、唢呐等传统乐器,还在作曲中采用了大量西洋乐手法,运用钢琴、竖琴、大提琴和小提琴,根据情绪的变换而变化。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让奥克兰观众领略到中国传统婚嫁的文化韵味。

        借力当地多元文化平台

        澳大利亚国家多元文化节是由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多元文化委员会主办的广场型群众性节庆活动,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各国及澳大利亚当地各族裔的艺术团体参与其中,也成为“欢乐春节”活动“施展拳脚”的重要舞台。

        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亚国家多元文化节上,来自北京市朝阳区金帆艺术团和宋庆龄基金会艺术团的孩子们带来了具有浓厚中国风情的演出。孩子们穿着节日盛装,选取了短小但富有表现力的民族舞蹈和器乐,还演唱了《剪羊毛》等澳洲民歌,成为节日一道独特的中国风景线。中南大学合唱团和沈阳音乐学院箜篌艺术团也献上了“欢乐春节”盛宴,很好地突出了中国特色和节日气氛。

        由中国文化部支持,奥克兰市政府旅游、大型活动和经济发展局和亚洲新西兰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奥克兰元宵灯节是一个以中国文化为载体、但属于所有奥克兰民众的节日。这是在中国境外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元宵灯节,也是新西兰参与人数最多的外来文化主题节庆活动。2月27日晚,第十六届奥克兰元宵灯节在奥克兰市中心阿尔伯特公园举行,来自上海艺术团、广东木偶剧团的演出,以及中国雷鬼乐队“龙神道”的演出,上海农民画家陆永忠的农民画表演均获得当地民众盛赞。今年的元宵灯节有800多盏花灯助阵,其中部分在花灯之乡、四川自贡专门定制,其他花灯则由奥克兰的两座中国姐妹城市宁波和广州提供。

        系列活动趣味十足

        在历年“欢乐春节”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今年大洋洲的“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不仅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也凭借更深刻的思想性,日趋走进当地主流社会,广为民众所接受和喜爱。

        由文化部组派的陕西小梅花秦腔艺术团在惠灵顿参加“欢乐春节”活动,让新西兰首都民众得以领略中国地方的特色文化。艺术团精彩亮相第14届惠灵顿中国新年庆典,先后参与“新年新衣秀”、开幕演出、花车巡游和户外演出等项目。演员们腰系红绸带,头裹白毛巾,红旗招展,腰鼓喧天,吸引了大量人群驻足观赏。艺术团举办的专场演出上,碗碗腔《三月桃花》,折子戏《打焦赞》、《戏妖》等戏曲片段将秦腔高亢激昂、细腻传神的艺术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场内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喝彩。活动主办方亚洲活动基金会负责人利姆女士表示,陕西团的成功演出,让他们对推介更多优秀中国地方文化更具信心了。

        今年的惠灵顿中国春节庆典活动中,特别增设了儿童生肖画展览。新西兰著名华人画家陈康渭走入当地10余所中小学,以十二生肖为主题,指导学生们以中国画技巧进行创作。此次画展集中展出了百余幅同学们的临摹习作,笔触稚嫩却憨态可掬的生肖动物令人惊喜连连。通过参与这项趣味十足的活动,新西兰的年轻一代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惠灵顿中新艺术家围绕羊年主题设计的系列头饰、玩具和旗袍等,将新西兰本土的创意特色与中国新年完美结合,也成为节庆文化产品的有益尝试。除此之外,2月27日,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和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历史及其影响》讲座,由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凯瑞·布朗主讲,号召听众摆脱固有观念走进中国历史,感知当代中国与历朝历代历史文化的紧密关联,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的活动受到观众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