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反馈/客服|登录 |注册 主管: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吉林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
  • 业务咨询电话:
  • 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796855775
文化动态
  • 风吹桃李梅如海 风吹桃李梅如海
  • 发布人:吉林演出网 发布时间:2015-1-13
  • 转自1月13日《吉林日报》

        《大宋歌仙》剧照

        《温莎的风流娘们》剧照

        《焦裕禄》剧照

        《狼妻》剧照

          板胡唢呐鼓韵声声,柳腔嗨调好戏连台。经过全省吉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作为我省独有的地域艺术,曾在历史上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吉剧再次焕发出迷人的风采。从2014年9月末开始举行的吉林省2014年吉剧优秀剧目汇演,共汇聚了省内15个文艺院团演出的10台吉剧大戏和5台吉剧小戏,人气旺盛,精彩不断,其盛大的景象见证了吉剧新的辉煌,向“唱响全国”迈出坚实一步。

        吉林省2014年吉剧优秀剧目汇演是吉剧创立以来自1983年汇演后,时隔30年再一次对现代吉剧艺术进行的检阅,是近些年来我省组织的规模最大、涌现作品最多、参与剧团最踊跃的一次艺术竞赛活动,更是展示“吉剧振兴工程”实施以来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次艺术盛会。

        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省首批吉剧创作演出基地、国有专业文艺院团、民营剧团和其他表演团体在长春市桃李梅大剧院、大众剧场、东方大剧院轮番登台,不仅检验了创排成果,达到了借鉴互补、共同提高的效果,同时也为春城百姓送上了一道道吉剧大餐。此次汇演在全省文艺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丰硕的成果,为持续推进吉剧振兴开创了良好局面。

        吉剧吉韵音绕梁

        此次汇演的剧目,既有“吉剧振兴工程”实施以来创作的新剧目,也有在原基础上进行重大修改或老戏新编的优秀吉剧作品;既有现代戏,又有历史戏、神话戏,可谓题材丰富。

        极具地域特色、风格多样的剧目令人耳目一新。本次汇演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舞台呈现,都体现了吉剧人大胆探索、勇于革新的创新精神。每部作品在追求自身精神指向的同时,还在寻求艺术突围之路,充分展示了吉剧振兴工程开展以来全省新创排或重大改编的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地方特色的吉剧剧目——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指示要求、自身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排演的《焦裕禄》,传达的公仆精神引起观众强烈共鸣,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传播了正能量;《大宋歌仙》以跌宕起伏的剧情、优美动听的唱腔、鲜艳华丽的服饰以及演员淋漓尽致的表演征服了观众,人们不禁感慨:吉剧原来也可以排得这么美;《温莎的风流娘们》在保留莎士比亚名作原汁原味的同时,融入吉剧的经典唱段、板腔,达到了节奏快、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效果,是以吉剧艺术演绎世界经典名著的一次有益尝试;《柳三娘》以鲜明的人物性格、朴实感人的故事情节、浓郁的吉剧特色受到了观众的欢迎;《额娘梦》融入交响乐、音乐剧、舞剧、话剧等多种艺术元素,是探索创新的首部歌舞剧风格的吉剧作品;《关爱明天》故事感人至深,主题鲜明深刻,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寒梅堪恨》以传统吉剧的表现形式为基础,保留精华,融入了歌舞的艺术形式,博得一致好评。

        砥砺奋进促振兴

        全省各级各类院团参与吉剧振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经过精心的谋划和布置,汇演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省首批吉剧创作演出基地及各级各类艺术院团的积极性,营造了全省各吉剧创作演出单位竞相角逐和相互学习的良好局面。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是一个二人转表演团体,但他们成功打破壁垒,认真谋划,第一个推出神话剧《狼妻》;白城市吉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克服了转企改制后转变表演门类带来的基本上不具备吉剧创排能力、演员流失、断档等一系列困难,较快拿出现代戏《良子》;辽源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底子薄、队伍弱、积累少的不利因素下,想方设法、迎难而上,创排了《情满东辽河》。

        吉剧老艺术家心系吉剧、无私奉献,主动参与。“吉剧振兴工程”的实施,激发了老艺术家们多年的吉剧情怀。他们有的年事已高、有的身体不好、有的远在外地,但他们凭着对吉剧的一腔热忱,聚集长春,与吉剧“再度重相逢”。编剧郝国忱,导演刘富英、孙丽清、贾惠敏,作曲李敏杰、黄敬文,演员霍福庆等老艺术家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造诣,修改剧本、导演剧目、指导唱腔,乃至亲身示范。吉剧老前辈王兆一、田子馥、李松桥、刘福英等,汇演期间,他们每场必到,从各个角度点评参演的剧目,为吉剧发展出谋划策。汇演的成功举办,这些心系舞台、心系吉剧、把吉剧视为毕生挚爱的老艺术家们功不可没。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吉剧振兴前景一片光明。此次汇演,各院团大胆启用新人,涌现出了一批有潜力的吉剧人才。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一些二人转演员、新城戏、评剧等其他剧种的演员,他们有的基本功比较薄弱、有的首次登上舞台表现技巧欠缺,但经过专家组的指导后,他们勤学苦练,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有了较大的提升。扮演焦裕禄的郭星笛是一位90后青年演员,通过努力,他成功地将焦裕禄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舞台上;刘将军、甄海红两位年轻二人转演员第一次在舞台上塑造人物形象,就展露了良好的表演天分,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赞扬,令人眼前一亮。这些新人的涌现,展示了吉剧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前景。

        百姓喜欢吉剧,百姓渴望吉剧能跟他们走得更近。汇演期间,有那么一群固定的票友,无论哪个场地的演出,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他们热爱吉剧,热爱生活,戏曲成了他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春市老干部艺术团戏曲队负责人王艳丽的话说:“真是过足了戏瘾!”今后,他们还要成立票友吉剧协会、组织吉剧票友大赛,吸引更多年轻力量加入,让更多的人爱上吉剧。

        吉林有吉剧花开桃李梅

        吉林有吉剧,花开桃李梅。汇演的成功举办,和上上下下所有人认真筹划、准备是分不开的。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吉剧振兴工程”的意见》,2014年年初,在对吉剧振兴工程各项工作进行谋划过程中,确定举办吉林省2014年吉剧优秀剧目汇演。目的是检验吉剧振兴工程实施以来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剧目创排、音乐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自2014年年初开始,全省先后举办了10余次规模比较集中的大型研讨会和40余次小型研讨会,组织省内戏剧理论、导演、作曲、舞美等10多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先后20多次赴梨树、松原、白城、吉林、四平、辽源等地,全程跟踪剧目排演。专家对演员表演、音乐创作、舞美设计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和提高。这些院团中,有的是二人转专业团体,有的多年没有排演过大型剧目,有的底子薄、排演能力薄弱,专家组针对每个院团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指导方案,通过座谈分析、电话指导等方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吉剧剧目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向“全国新兴剧种头牌”的目标不断迈进。

        吉剧作为新兴地方剧种,与其他剧种一样,从发展到成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此次汇演,汇集了一大批风格多样的剧目,在音乐创作、人才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当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相信通过定点驻点创作、演出体验创作、专题采风创作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不断挖掘现实生活题材和突出长白山文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元素,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极具时代气息的优秀吉剧剧目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汇演落下帷幕,吉韵余音绕梁。可以说,吉林省2014年吉剧优秀剧目汇演是吉剧最新发展成果的“集结号”。回眸本次汇演,人们真正感受到了吉剧艺术的活力和生机,唤起了人们对其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风吹桃李梅如海,吉剧振兴又当春